
走進技術專欄,解鎖前沿科技
輕鬆掌握測試知識,率先成為科技達人
2025/08
29
NI示波器板卡編程測量步驟-NI技術支持中心
NI(National Instruments)示波器板卡是通過LabVIEW或其它編程語言進行控製的測量設備。以下是使用NI示波器板卡進行編程測量的基本步驟和方法。
準備工作
安裝驅動和軟件
安裝NI-SCOPE驅動
安裝LabVIEW或相應編程語言的支持包
安裝NI-DAQmx(如果使用DAQ設備)
硬件連接
將示波器板卡正確安裝到PXI/PXIe機箱或計算機中
連接被測信號到板卡輸入通道
LabVIEW編程方法
基本測量流程
初始化配置
Labview
NI-SCOPE Initialize.vi
設置垂直範圍、采樣率、記錄長度等參數
觸發設置
Labview
配置觸發類型(邊沿、窗口、滯後等)
設置觸發電平和觸發源
采集數據
Labview
NI-SCOPE Configure Acquisition.vi
NI-SCOPE Read.vi
數據處理
Labview
波形分析(峰值、頻率、RMS等)
顯示波形(波形圖、XY圖等)
關閉會話
Labview
NI-SCOPE Close.vi
示例代碼片段
Labview
// 初始化
VISA資源名稱 -> NI-SCOPE Initialize.vi(儀器名稱)
垂直範圍(10.0) -> NI-SCOPE Configure Vertical.vi
采樣率(1e6) -> NI-SCOPE Configure Horizontal Timing.vi
// 觸發配置
觸發類型(邊沿) -> NI-SCOPE Configure Trigger.vi
觸發電平(1.0) -> NI-SCOPE Configure Trigger.vi
// 采集
記錄長度(1000) -> NI-SCOPE Configure Acquisition.vi
NI-SCOPE Read.vi -> 波形數據
// 顯示和分析
波形數據 -> 波形圖
波形數據 -> 幅值測量VI
Python編程方法(使用PyDAQmx或niscope)
安裝必要庫
Bash
pip install PyDAQmx niscope
基本代碼示例
Python
import niscope
import numpy as np
# 初始化會話
with niscope.Session("PXI1Slot2") as session:
# 配置采集
session.configure_vertical(range=10.0, coupling=niscope.VerticalCoupling.DC)
session.configure_horizontal_timing(sample_rate=1e6, record_length=1000)
# 配置觸發
session.configure_trigger_edge(
trigger_source="0",
level=1.0,
slope=niscope.TriggerSlope.POSITIVE)
# 采集數據
session.initiate()
waveforms = session.fetch(record_number=1)
# 處理數據
voltage_data = waveforms[0].samples
time_data = np.arange(len(voltage_data)) / 1e6
# 計算測量值
peak_to_peak = np.ptp(voltage_data)
rms = np.sqrt(np.mean(voltage_data**2))
print(f"峰峰值: {peak_to_peak:.3f} V")
print(f"RMS值: {rms:.3f} V")
常見測量任務
電壓測量
峰值、峰峰值、RMS值、平均值測量
時間測量
周期、頻率、上升/下降時間、占空比
頻域分析
FFT變換、頻譜分析、諧波失真測量
多通道測量
同步采集多個通道信號
通道間相位差測量
高級功能
分段存儲
配置板卡進行多段記錄
捕獲間歇性信號
高速流盤
連續采集數據到磁盤
處理長時間記錄
自動化測試
集成到ATE係統
添加通過/失敗判斷
故障排除
無信號顯示
檢查物理連接
驗證輸入阻抗設置
調整垂直範圍和偏移
觸發問題
調整觸發電平
檢查觸發源選擇
嚐試自動觸發模式
信號失真
檢查采樣率是否足夠
驗證探頭補償
檢查輸入範圍設置